返回 残城最后的光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1章 荒野少女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文心阁小说]https://m.wenxingela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微微一动,仿佛接收到了某种神秘的信号。由于她俯身喝鹿血,身体近似伏地,因而对地面的感知更为清晰,一阵微弱的震动悄然传进她的耳朵。

    那震动声有点嘈杂,绝非一两只生物所能造成的动静。她神色一紧,心中瞬间涌起一阵不安。在这荒无人烟的荒野之地,有的只是形形色色的变异兽,没有任何人类的踪迹和庇护。

    她很清楚,如果来者是凶猛的巨兽,那情况就危险至极。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上,稍有不慎,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,成为这些残暴生物的口中餐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少女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,修长白皙的手也不自觉地紧了紧,身体紧绷,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未知危机。

    少女的腰间还配带着一把短刀,她按了按短刀。毫不犹豫地拔出地上插着的刀,那刀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。

    这刀样式古朴,线条流畅却又带着一种别样的韵味,仔细看去,竟不似华夏常见的刀。

    其刀柄的装饰风格独特,刀身的弧度和纹理也与众不同。再经过一番端详,才发现原来是倭国的武士刀。

    这把武士刀仿佛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,刀身上细微的划痕和磨损,似乎诉说着曾经经历过的激烈战斗和风雨沧桑。

    少女握紧这把刀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,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挑战。

    倭国刀的发展和种类:

    上古刀期:基本特征为直刀,弥生时代广泛使用从中国传来的直刀,古坟时代后期开启日本国内铁器锻造历史,飞鸟时代与奈良时代大量仿制唐朝直刀

    。

    古刀期:平安时代倭刀为适应斩杀产生弓形弯曲,平安时代末期太刀出现,镰仓时代短刀、薙刀和胁差开始发展,南北朝时代出现大太刀、野太刀,打刀登上历史舞台

    。

    新刀期: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统治后的江户时代,武士刀实用性降低、美术效果加强,刀身宽厚,雕刻繁复

    。

    新新刀期:幕末期主张古刀锻炼法复元,刀匠习各家所长

    。

    现代刀期:明治维新后武士制度废除,武士刀制造和持有被禁止,后被确立为艺术品

    。

    种类:

    太刀:尺寸较长,一般为二尺五寸以上,刀刃向下佩戴,多为骑兵在马上使用

    。

    打刀:刀身较短、弯度较小,刃口向上固定在腰带上,便于步兵快速拔刀作战

    。

    胁差:长度介于打刀和短刀之间,通常与打刀一起佩戴,用于近战或备用

    。

    短刀:长度较短,便于携带和隐藏,可用于自卫或近身格斗

    。

    这个身姿矫健的少女名叫井中月。“井中月”这个名字,仿佛蕴含着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意味,如同夜空中高悬于井底的那一轮冷月,清冷而孤寂。喜欢残城最后的光请大家收藏:

第131章 荒野少女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